憨山德清相关论文
憨山德清为“万历三高僧”之一,在中国佛教史和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。其创作传记文30篇,具有文学和历史双重价值。从文学方面来看......
憨山德清《行书书法钩玄册》,其书法风格融晋、宋书风于一炉,是其晚年书法力作.是册书写内容亦是其一篇书法论文,可供补充今人辑佚......
憨山德清是明末四大龙象之一,其《庄子内篇注》在晚明佛教史、思想史及庄学史上均有重要影响。有人认为《庄子内篇注》成书于万历二......
憨山德清和太虚大师所领导的晚明佛教改革与民国佛教改革,代表了近代中国佛教改革史上的两种重要范式,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历史关联......
作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德清,对老庄哲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阐发,著有《观老庄影响论》、《道德经解》和《庄子内篇注》等重要著作......
宁武作为明代中国边塞佛教圣地,与明末高僧妙峰福登、紫柏真可、憨山德清三位大师结有殊胜善缘。以此深厚历史文化底蕴,时值全面修......
摘 要: “真心”既是憨山德清佛学思想的根本主张,也是其文艺理念上的自觉追求。从文学创作上重“真心流溢”,到艺术理论中强调“真心......
本文扼要地比较了晚明“四大高僧”在禅教关系问题上的看法,云栖宏主张禅教相资;紫柏真可主张禅教同一;憨山德清主张禅教之间是“性......
憨山德清的《老子道德经解》在《道德经》的诸多注疏作品中是很有特色的一部,一方面其作者憨山大师为著名的佛教徒,另一方面此书是......
晚明佛门势颓,憨山德清等四大高僧力图振兴,重新审视佛道、佛儒关系成为当时的重要命题。憨山一生与老庄结缘,对之评价极高。身为......
憨山德清的《道德经解》堪称最为重要的高僧注释《老子》的代表作。憨山德清以佛教心性修行的义理疏释《老子》,以佛教的天乘止观......
作为晚明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高僧之一,憨山德清(公元1546年-1623年)深受心学与佛教的双重熏陶。面对晚明黑暗的时政和佛教的凋敝,憨......
憨山德清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,其学融贯儒释道三家。《庄子内篇注》作为憨山大师的代表作之一,其思想具有浓烈的三教合一色彩。在三......
德清解庄子,有其独到之处。他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理解儒释道三教关系,以一种三教本当如此的理解诠释了三教圆融关系。他认为庄子论道......
公孙龙和庄子都讨论过"指非指"的命题,后世高僧也参与论析,使"非指"之辩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涉及道家、形名家和佛家的著名公案。然而......
<正>明清更替之际,整个社会充满了对明朝廷腐败的哀痛,同时又对清异族统治的排斥,人们在精神上苦痛惶惑。但整个社会,民众无不期待......
<正>明末时期,理学仍然作为官方的主流思想,基于现实的弘法需要,基于佛教圆融的特质,明末佛教吸收儒家精神,对儒家《论语》、《孟......
儒释道三教是封建社会统治的意识形态,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。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,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相互冲突,但三教合一思......
憨山德清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,他通过注释三教经典的方式,把佛教这种传统的判教思想应用于三教之中,立佛教为最殊胜的理论,并把......
明代是"三教合一"思潮兴盛的时代。憨山德清是明代的四大龙象之一,其撰有《大学纲目决疑》、《大学中庸直解指》、《春秋左氏心法......
在中国佛教史上,晚明是佛教思想中国化、世俗化的重要阶段,其时佛教思想与儒道两家呈现融合态势,这为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......
紫柏真可(1543-1603),俗姓沈,法名达观,后改名为真可,号紫柏老人,世人尊其为紫柏尊者。作为明清之际佛教复兴的重要人物,紫柏真可......
汉传佛教的“教相判释”是自南北朝及隋唐起,佛教上升直至鼎盛时期出现在佛教内部、判别教法差异和顺序的思想。但是到了明末,时移世......
憨山德清是晚明佛教四大师之一,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。德清何时成为佛教大师?有何佛学思想和实践?万历前期,他住锡崂山十二......
晚明文人与僧人之间的诗文交往、唱和是僧俗沟通的重要途径,既体现着晚明佛教积极入世的精神,也显现着晚明文人对佛教的信仰和理解......
<正>憨山德清的《肇论略注》在晚明佛教界多年"物不迁"诤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,该注既整合各家的注疏,又融入自身的禅观体验,是晚明......
提起晚明时代,我们往往会浮现政治黑暗,吏治不振,党争纷繁的昏暗画面。生于晚明,是不幸的,因为破败的明王朝已经不复“忆昔开元全......
明清时期,佛教丛林出现由十方制向子孙制蜕变的趋势,反映到寺院内部即是寺院宗法化的进行。寺院的子孙化、宗法化导致寺院内僧人以......
中国晚明的儒、释、道三教会通及后期形成的"三教合流"趋势,是宗教对话史上的一个可观的现象。本文以憨山大师的《老子道德经解》......
憨山大师是晚明佛教复兴运动的中坚人物。憨山德清虽出身佛门,因其特殊的求学经历,学通三家。德清更多的还是凭借他通晓儒道经典,......
憨山德清作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,近年以来,国内有关他活动、著述、思想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,足见憨山德清在明代及现当代的影响是巨......
明代文人于《庄子》情有独钟。憨山德清注《庄》不同于明代士人的“以佛解庄”,而是别出机杼“以佛化庄”——通过憨山德清的解读,老......
众所周知,《庄子》乃道家经典,但作为僧人的憨山德清却"以佛解庄"。他在《庄子内篇注》中融入了大量佛教思想:"无碍解脱""破执""假我""止观"等......
<正>在晚明佛教四大师中,云栖祩宏、紫柏真可、憨山德清基本活动于晚明万历年间,故又有"万历三大师"之称。三位高僧虽然都致力于重......
憨山德清改革佛教,从整合佛教内部分歧做起。他系统论述了禅教一致、性相一源的观点,认为禅与教,都归之于一心;性与相,皆统之于"三......